- 武强;
本期为呼应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成立矿山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委员会,同时也是尝试创新工作机制,提升专栏文章的系统性,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本期邀请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冯聪研究员,策划组织“矿山生态修复”专栏文章,发挥自然资源智库工作平台优势,定向性的探索解决领域内的热点问题。特别有幸邀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院士作序,在此深致谢忱!
2024年02期 v.45;No.17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108 ] |[阅读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 谭丽萍;张凤仪;
矿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区域层面推动生态资源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过程,是以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基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矿区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本研究辨析了生态产品的定义、属性,及矿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总结了矿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种典型模式和运行机理的三大核心要素,最后提出了推动矿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保障机制建议。
2024年02期 v.45;No.171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7K] [下载次数:94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李小雨;冯聪;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形抓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是体现理论融合成果、指导实践的关键工具。如何找准政策发力点、打好政策“组合拳”是目前的热点议题。本文通过梳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演变历程、解析政策层级特征,在充分结合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方面政策需求:增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实用性,为生态产品定好交易基价;加快典型案例研究转化,定量化分析试点工作取得的实际成效,对现有举措进行优选;加快生态产品统一市场建设,消除供给侧壁垒,协调地区发展,保障市场公平;多措并举加强价值实现配套机制政策体系建设,完善法律保障、金融交易机制、审计监督机制,精准促进供需主体交易。并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与各类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在政策方面做融合衔接,在实际操作与交易流程上做简化,最终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
2024年02期 v.45;No.171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9K] [下载次数:260 ]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高亚楠;姜哲;刁磊;
本文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算、交易、抵押、变现等视角出发,分析了生态产业化经营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自然资源产权界定难、生态产品核算交易难、产业链短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健全生态价值核算机制、加强创新引领、延伸产业链等路径优化措施,旨在促进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
2024年02期 v.45;No.171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下载次数:10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李正;郭春颖;王文明;孙祥余;赵林;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支撑保障云贵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云贵高原湖泊流域呈典型山地—坝区—湖泊耦合生态系统(MDLS)生态本底,运用定性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云南洱海流域为例进行实践,对其生态本底进行分析并识别诊断关键生态问题,探讨MDLS系统治理思路,提出适用于高原湖泊流域MDLS的“四个一”理念模式和“六大”工程体系,以期为云贵高原湖泊流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供重要参考借鉴。
2024年02期 v.45;No.171 31-3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1K] [下载次数:266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姜杉钰;李小雨;
标准规范是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和政策双轮驱动的重要衔接。通过系统梳理矿山生态修复相关的176项标准规范,分析了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矿山山生态修复工作基本形成了一套多层次、全覆盖、有特色的标准规范体系,国家标准发挥基石作用,行业标准突出专业优势,地方标准体系区域特点,团体标准作为有效补充。研究认为,应从6个方面强化矿山生态修复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理论建设,建立统一术语体系;系统把握工作需求,完善关键标准研制;重视生产矿山修复,补齐标准规范短板;结合区域矿产特征,健全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标准可操作性,强化实际应用效果;深化综合评估研究,形成科学验收标准。
2024年02期 v.45;No.171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下载次数:11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樊笑英;姜杉钰;杜雪明;
经过多年的发展,基于矿山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两条脉络,我国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已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政策构建表现为五方面特征:一是全面加强源头控制,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二是全面推进系统保护与修复;三是加快重点领域和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四是健全生态补偿制度与财政支持政策;五是推动建立市场化机制和鼓励激励社会资本参与。本文从当前政策导向出发,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新时期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政策的建议。包括完善矿山生态修复财政资金保障体系,完善项目市场化运作支持政策实施细则,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标准和工作程序规范化,优化新建和生产矿山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等。
2024年02期 v.45;No.171 205-209+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5K] [下载次数:237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钱铭杰;刁磊;高亚楠;姜哲;刘玉涛;
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社会的关键性举措,由于其公益性和外部性特征,难以形成稳定长效的回报机制,社会资本参与门槛高风险大。面对日益增长的修复需求,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市场化机制不仅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更能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本文从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的逻辑前提出发,系统论述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实现的必要条件,归纳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模式,针对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的发展,结合市场化在不同项目中的具体实现路径,提出发展和优化建议,旨在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进入难、实施难的解决方案,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的健康发展。
2024年02期 v.45;No.171 210-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8K] [下载次数:114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黄晓松;唐贤君;许怀智;何新建;陈永军;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西部多口钻井钻遇较厚层基底火山岩,展现了潜山勘探的巨大潜力。但长期以来基底火山岩发育期次不明晰,基底形成时代及地层序列不明确,制约着西湖凹陷早期构造演化与潜山储层的勘探潜力分析。本次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手段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西部基岩开展综合研究及评价,厘定西湖凹陷基底形成时代、岩石类型及地层序列,总结基底时空演化特征新认识。基底时空演化特征的再认识,有利于厘清西湖凹陷早期构造演化阶段划分和潜山岩性分布规律,指明西湖凹陷基底潜山储层的有利分布区,为西湖凹陷潜山勘探提供方向。
2024年02期 v.45;No.171 125-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9K] [下载次数:124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何新建;钟荣全;冯桢鸣;
西湖凹陷南部新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厘清岩浆岩时空分布特征,对认识该区岩浆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通过边缘检测、振幅属性过滤、多Z值联合解释、层面自动追踪等多种地球物理手段对区内岩浆岩体形成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刻画,分析了岩浆岩体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结合岩浆活动演化规律,探讨了岩浆活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南部新生代岩浆活动区主要分布在天台斜坡北段和天台西断裂附近,中新世以来南部岩浆活动逐渐强烈,在上新世早期岩浆活动作用达到高峰;岩浆岩体的分布主要受断裂体系的发育、岩浆活动的滞后效应、沉积盖层厚度等因素影响;岩浆活动加快烃源岩成熟,同时也有利于强制背斜等圈闭的形成,但是晚期岩浆活动也会使早期形成的圈闭破坏。本次研究将助力西湖凹陷南部的区带评价,并指导岩浆岩相关圈闭的勘探。
2024年02期 v.45;No.171 13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2K] [下载次数:68 ]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季诗雨;韦鑫;郑亚玲;梁岩华;王张华;徐皓;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于2022年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为研究1700年以来瓯江下游地区的历史环境变迁和人地关系提供了新的素材。本研究对遗址区内从标高2.5m到-4.5m的3个剖面及1个钻孔进行了分析,依据沉积物粒度和考古文化层的分布,整个遗址区地层自下至上可以分为4层,其中在第二层砂泥互层现象明显,与上下沉积环境差异显著,为较明显的洪水事件层。综合沉积物的AMS~(14)C测年结果、文化层遗存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发现本次洪水事件层与两宋期间温州朔门古港遭受的一期极端洪水灾害事件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结合地层学分析、文物鉴定和历史文献验证的方式,重建了温州古港在两宋交际之时发生的环境变化及古人类响应过程,即:正常贸易活动-极端灾害侵扰-环境逐渐稳定-恢复贸易进程的四个阶段演化。
2024年02期 v.45;No.171 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1K] [下载次数:73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王浩;
根据雄安新区雄东片区浅层地热能的地温场和热物性等赋存条件,估算了雄东片区浅层地热能静态储量和资源潜力,评价了开发利用的经济环境效益。经计算,雄东片区150 m以浅浅层地热能热容量为4.7×10~(12)kJ/℃,静态储量为23.4×10~(12) kJ,制冷工况下资源潜力为43.3万m~2/km~2,供暖工况下资源潜力为85.9万m~2/km~2。从经济效益角度评价,当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率为25%时,雄东片区全年大约可节约6077吨标准煤,全年大约可节约费用2006万元,可减排二氧化碳14501吨、减排二氧化硫103吨、减排粉尘49吨。
2024年02期 v.45;No.171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4K] [下载次数:67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王燕;刘宇晨;鲍桂叶;高永年;
自然资源不仅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更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载体,同时也是重要的资源性资产。本文旨在探讨宿迁市湖滨新区骆马湖水资源的调查监测,并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为背景,采用遥感技术作为主要手段进行水资源调查。研究通过获取骆马湖范围内的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对骆马湖水体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本文还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研究结果表明,骆马湖的水资源状况有着一定变化和挑战。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遥感手段探讨了积水频率识别和积水范围提取,为水资源调查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手段。此外,针对骆马湖水资源调查监测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类似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这对于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2期 v.45;No.171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0K] [下载次数:8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刘小喜;何易;
在CAD水深测量成果图中,水深往往以分离的文本方式标注,其整数、小数、小数点、负号等各部分相互分离且形式多样,这给水深信息提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基于空间数据关联规则挖掘思想,建立空间布局拓扑表,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学习和分类识别方法,智能识别和提取水深数据。此方法无需预先指定格式及其他参数,创新性实现了多种混合格式水深数据的自动化、智能化识别提取,且准确率高、速度快,在工程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2024年02期 v.45;No.171 157-160+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下载次数:21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