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波;
城市土地是一种公共资源,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将"公共治理"理论引入城市土地管理政策中,对于实现城市土地公平、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城市土地公共属性出发,以"公共治理"理论为支撑,定义"城市土地公共治理政策",其制定与实施是公共权力和社会的互动过程。梳理社会转型期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阶段(1979~1997年)和土地政策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阶段(1998~2012年)国家主要的城市土地政策,总结归纳两个阶段城市土地政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发挥市民社会(公众)对城市土地政策网络治理作用、完善城市土地市场机制建设、改革"土地财政"中的收益分配、城市土地政策与其他调控政策及手段的综合运用四大方面,提出实现与完善城市土地公共治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并论述了科层政府、市场机制和市民社会的治理职能与分工。
2014年03期 v.35 6-1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7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洪小翠;楼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针对在我国实行土地发展权制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也体现了分享土地发展权的理念。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土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的实践经验,认为我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设计应与当前的土地管理体系相协调,并提出了我国土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的设计思路,以期对我国土地发展权的理论研究和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等实践探索有所裨益。
2014年03期 v.3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43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张勇;汪应宏;包婷婷;张平平;
我国土地整治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并开始实施。十多年来,我国土地整治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全面推进,土地整治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文章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土地整治模式、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评价、土地整治公众参与、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基于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更加严峻挑战的背景,提出土地整治中土地财产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体系、工程技术支撑等重点研究方向。
2014年03期 v.35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447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0 ] - 庄一琦;
为落实土地整治的国家战略,破解资源紧约束的瓶颈,上海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以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区县土地整治规划研究。探索了上海土地整治潜力分析的方法,提出建设用地减量化等约束性指标,强调控制指标的空间落地。通过划分单元,加强郊野地区规划土地网格化精细管理。为保障规划实施,提出聚合涉农资金、创新政策机制等建议。
2014年03期 v.35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30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韩璐;鲍海君;徐保根;
基于博弈理论,以杭州留地安置制度为例,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土地制度中的关系,并提出化解矛盾与冲突的政策建议,为新型城镇化下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分析研究表明,杭州留地安置制度既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中起积极作用,又在用途、利益主体、制度效力等方面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存在目标差异性冲突。因此建议,关注中央与地方政府土地制度中的利益关系;建立地方政府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政绩考核机制;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制度;注重农民参与,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利。
2014年03期 v.3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23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孙彦伟;
中国宏观经济社会的变化赋予土地整治以新内涵、新目标和新任务,也对土地整治的工程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回顾分析土地整治目标任务与工程体系的关系基础上,结合新时期上海土地整治的新目标任务,提出了适合生态景观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现代乡村发展和良好人居环境建设等三个方面的土地整治工程体系调整策略,丰富完善了上海土地整治工程体系。
2014年03期 v.35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22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苑韶峰;李帆;杨丽霞;
土地流转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但我国农地流转规模及流转市场化程度仍处在较低水平。深入分析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充分发掘农地流转的潜力势在必行。本文以浙江省绍兴市为研究区,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并从农村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入两方面对农地流转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绍兴全市承包耕地流转潜力为88.34%~99.38%。
2014年03期 v.35 36-3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1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李锦亮;
分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争议调处面临的困局,提出以调解为主的权属争议解决办法,结合上海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的工作实践,对争议调解机制进行创新,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与流转、保护农民利益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2014年03期 v.35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7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陆效平;王静;金志丰;
土地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载体,其投入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本文采用1996~2011年江苏省面板数据,引入建设用地综合扩展模型和弹性系数法,研究了江苏省及13个地级市建设用地扩展类型及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省13个地市建设用地扩展中,苏州、无锡、常州为剧烈扩展型,南京、南通、扬州为强扩展型,徐州、淮安、镇江、泰州、盐城为弱扩展型,连云港、宿迁为稳定型,4种类型区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产值的平均弹性系数分别为0.03、0.08、0.14和0.25;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依剧烈扩展型、强扩展型、弱扩展型、稳定型顺序递增,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扩展的依赖越小。
2014年03期 v.3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20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孙东升;
针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指标理想值确定中存在的主观性强、整体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值法、统一理想值法与区域修正法相结合的理想值确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大连市6个国家级开发区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反映不同开发区在该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和引导性。
2014年03期 v.35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38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 朱龙高;王富喜;
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中心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和土地利用、地貌形态等自然因素在地域上的向外推进与扩散。在遥感影像和统计年鉴等资料的支持下,以烟台市为例,探讨了城市空间扩展的过程与动力机制。烟台市在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城市空间扩展缓慢,1985年城市化开始加速,进入21世纪后城市空间快速扩展;其城市空间扩展机制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国家政策与城市规划等诸多因素影响。
2014年03期 v.35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4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陈笑媛;田茂勋;吴贵洪;
产业转型是资源存储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过程,对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分析了煤炭资源开发等传统产业的转型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闲置、浪费、滥用等现实问题,提出转变发展观念、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技术投入、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循环经济等对策建议,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并为国内矿业城市的未来规划与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014年03期 v.35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7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顾卫锋;
随着三维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上海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三维地籍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地籍管理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三维地籍基本内涵和内容,提出了土地空间权利设定、地籍数据建设管理和应用方案。
2014年03期 v.35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35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 王瑞;
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市建设向地上地下空间不断拓展,对空间确权和登记的需求也随之越来越紧迫。本文通过研究土地空间权利的管理现状,提出地上地下空间土地权利体系设计,并对土地空间登记提出建议,为建立土地空间产权制度奠定基础。
2014年03期 v.35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8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 雷耀;
为了解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本文以湖北省竹溪县汇湾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运用特尔菲法、多目标线性加权求和法结合相关文件要求构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汇湾乡除城乡建设用地、水利交通特殊用地以及建设用地总规模这三个指标执行情况不理想外,其他各项指标任务满足要求,规划执行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014年03期 v.3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1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陈大平;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呈现不断向深部拓展的趋势。上海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也将40m以深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作为重点之一。上海典型的软土地区的沉积环境及其第四纪地层特点,容易在深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各类环境地质问题。阐述了承压水突涌、粉砂土渗流液化、土体变形地面沉降、天然气喷逸等地质问题的特征及其对深部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与对策建议。
2014年03期 v.35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87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阳吉宝;张春波;谷远朋;阳双桂;
根据现行技术规范判定和定量计算基坑的抗突涌安全性,不能客观反映工程建设场地地质条件不确定性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本文应用蒙特卡洛方法,考虑引发突涌的随机影响因素进行基坑抗突涌稳定性分析,并根据基坑突涌灾害的发生概率提出应对措施,以助于更合理地指导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其地质灾害防治。
2014年03期 v.35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12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杨承帆;尹观;连尔刚;李超;杨守业;
氢氧稳定同位素常用于水体蒸发研究,但传统同位素分析手段会明显制约水量平衡的定量估算。基于国际上新发展的液态水氢氧同位素分析技术,分析了2012年10月和2013年1月上海市区河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发现,10月份河水蒸发量可达8.6%,1月份蒸发量仅为2.8%;受蒸发量的影响,10月河水δ18O平均值(-6.60‰)高于1月(-6.95‰);而因1月河水的同位素分馏程度高于10月,使δD的平均值(-48.04‰)高于10月(-49.13‰)。河水蒸发线为δD=4.4δ18O–16.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地区少雨季节(11月至翌年4月)流通性相对不畅的水面受蒸发影响的程度。该研究可为定量估算大型水库以及与地表径流交换较弱的湖泊等水体蒸发量和水循环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2014年03期 v.35 82-8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32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袁华江;
美国页岩气的发展与政府的财税支持和私营企业的技术突破紧密相关,页岩气革命的成功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促进了美国财产法在社会发展中的适用创新。关于页岩气的司法实践是美国发展本国经济的制度要求,突出体现了判例法的灵活性、反映社会发展的及时性优点。美国页岩气产权的特殊确权规则可为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提供法制参考。
2014年03期 v.35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6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蔡华;张建培;余逸凡;
通过对西湖凹陷砂岩岩石薄片资料的研究,分析成岩作用过程中长石含量、Q1/(F1+R1)、F1/R1等敏感的矿物指数,并结合水动力学背景、物源特征,探讨了砂岩骨架颗粒横向及垂向差异控制因素。在横向上,由于平湖组至花港组沉积时期西湖凹陷为宽缓地貌、水动力背景相近,砂岩骨架颗粒在东西方向上没有显著变化;砂岩骨架颗粒南北向差异较大,成分成熟度却相似,可能与南北物源差异和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影响有关。在纵向上,受物源区距离、堆积速度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从平湖组到花港组,砂岩的成分成熟度降低。花港组和平湖组下部地层段长石减少主要与两个主要烃源层的有机酸性流体对长石等铝硅酸盐的溶解作用有关。
2014年03期 v.35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37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 李键;
断层构造圈闭是目前近海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定量评价断层的封堵性有助于提高勘探成功率。对当今国内外断层封堵分析方法与技术发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泥岩断层泥比(SGR)方法在断层封堵的风险评价中最为常用和有效。应用SGR方法,分析了东海某构造区的断层封堵性并进行了烃柱高度的定量计算。分析结果与实际钻探一致,表明利用SGR估算封烃高度适用,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2014年03期 v.35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37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