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土资源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浅层地热能

国土资源论坛

  • 从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分析中国土地制度走向

    黄小虎;

    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折射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现行征地制度是从计划经济演化而来,政府经营土地制度则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结果。这两个制度的结合,形成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现行土地制度导致的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透支未来收益、社会分配不公等弊端日益显露。土地制度的未来走向,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赋予农民完全的土地财产权;政府最终必须退出土地直接经营活动。彻底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和政府经营土地制度,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2012年02期 v.33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768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60 ]

环境地质

  • 美国地下灌注井分类与管理法规介绍

    何庆成;李采;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地下灌注在美国已成为一种成熟、经济和有效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废物处置与民用污水处理及油气开发。按灌注液体的性质与注入位置,美国地下灌注井分为六类。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每类灌注井的结构、灌注液体性质、作用及应用领域,随后简要介绍了这些灌注井的管理法规与技术要求,希望对我国地下灌注技术的发展与规范化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2012年02期 v.33 11-1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24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地下水石油烃生物降解作用研究

    焦珣;

    在对某石油污染场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污染方式调查基础上,根据地下水样测试结果,分析了地下水石油烃污染分布特征、污染晕中指示生物降解作用的电子受体、代谢产物以及重要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矿物饱和指数和采用含水层介质X射线矿物衍射方法研究了污染晕中矿物沉淀反应,计算了含水层的氧化容量。结果表明:由于SO42-背景浓度值较高,硫酸盐还原是污染场地地下水石油烃生物降解的优势反应;菱铁矿、黄铁矿和FeS的沉淀反应是HS-、Fe2+浓度异常的原因;SO42-的氧化容量在含水层中的氧化容量(OXC)所占比例最大,可进一步推断硫酸盐还原反应是引起污染场地地下水石油烃生物降解的优势反应。

    2012年02期 v.33 16-2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18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人工回灌条件下的水岩作用室内实验研究

    石旭飞;王寒梅;焦珣;张文静;

    人工回灌过程中所发生的水岩作用是影响含水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次采用室内实验技术对人工回灌过程中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和各主要离子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回灌过程中地下水中的Na+不仅受混合作用的影响,还伴随有相应的阳离子交换反应和含Na矿物的溶解反应等,而且回灌过程对原始地下水中的Na+、Cl-有稀释作用;K+主要受到钾长石矿物溶解的影响;人工回灌过程中存在石膏、方解石等矿物组分溶解,并且介质中的含锰矿物和含铁矿物发生了溶解反应。

    2012年02期 v.33 21-2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31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 上海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基本特征

    李金柱;

    上海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含有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大多数检出浓度相对较低,并呈散点状空间分布特征。局部地段存在有机物聚集与含量偏高,与以往的工业污染源关系密切。环境治理成效的显现将使地下水中有机物的检出与含量进一步降低。

    2012年02期 v.3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45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 建设场地污染土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许丽萍;李韬;

    污染土的污染程度评价内容包括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对环境(人与植物)影响的评价。目前国内土木工程界仅关注前两类指标的评价,环境评估时仅关注第三类指标的评价。而对污染的建设场地而言,单一指标的评价方法欠全面。本文探索建设场地污染地基土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客观、全面评价污染土的污染程度,为后期修复与处置提供科学的依据。

    2012年02期 v.33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36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 根系土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在农作物中的迁移

    温晓华;张琢;何中发;

    以上海市金山区为对象,分析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以及元素的有效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与全量、有机质、pH等的相关性;根据重金属元素在稻米、蔬菜等不同农作物中的含量,分析了其迁移及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不同元素的形态组成差异较大;Pb、Zn、Ni元素的有效态与环境因素(pH、有机质)关系密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最为活跃且易发生迁移,在多种农作物中有较为明显的富集;稻米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相对较小。研究成果可为土壤污染治理、种植结构调整、土地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2012年02期 v.33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32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 浙江省主要农作区土壤有机碳储量

    魏迎春;王加恩;曲颖;潘卫丰;康占军;

    基于浙江省主要农作区土壤调查获得的样品与测试数据,采用指数模型方法计算了表层、中层、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及平均密度,按地区分布、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对其作了比较分析。浙江农作区0~0.2m、0~1.0m、0~1.8m不同深度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13×108t、3.78×108t、4.93×108t,平均密度分别为0.31×104t/km2、1.03×104t/km2、1.35×104t/km2。有机碳储量在林地与耕地分布最高,分别占总量的72.87%与14.91%;在水稻土与红壤中共占83.54%。平均有机碳密度在林地与耕地最高。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浙江土壤碳库具有较大固碳能力和增长潜力。

    2012年02期 v.33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5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 土地开发利用中土壤氡气的检测与评价

    袁平凡;梅祖明;

    对土地开发利用中土壤氡检测及其环境质量评价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土壤氡气现场调查的技术要点,以氡浓度与表面氡析出率指标确定环境质量评价分级,并对相应的土地利用作了分析。

    2012年02期 v.33 43-4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3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台湾浊水溪冲积扇地表变形监测雷达干涉技术与资料融合方法

    洪伟嘉;柳志锡;

    浊水溪冲积扇为台湾目前最严重的地层下陷区,已设置包括DInSAR、GPS、水准测量、磁环分层式监测井与地下水位井等多元监测系统。大范围监测地层下陷方法中的水准测量有取样性不足之缺点,而DInSAR也易受相位不相关与大气误差影响而致精度降低。本研究利用2006~2008年期间共20幅ENVISAT卫星影像,搭配PSI技术,有效降低DInSAR的误差影响,同时获得107.6像素/km2的取样密度,弥补了水准测量取样密度仅0.2个/km2的取样性不足,透过295个监测点交叉验证,PSI与水准测量的成果显示两者的均方根误差为0.6cm。本研究亦发展了资料融合方法,有效结合水准测量与PSI成果,实验结果显示融合后的成果更能精确展现下陷的范围与下陷中心的变化,同时该成果与水准测量之均方根误差降至0.4cm。

    2012年02期 v.33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5K]
    [下载次数:7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考虑土体结构性的弹塑性硬化模型

    曾军军;

    在对人工制备结构性土样等应力比压缩试验结果分析基础上,确定出结构性土体初始屈服面形状和土体初始屈服后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推导出结构性土体屈服函数的表达式;硬化参数采用塑性功的函数,根据三轴排水剪切试验结果确定出土体的硬化规律。由此构建能反映土体结构性的弹塑性硬化本构模型,并用试验进行了验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试验的建模方法,不依赖经典塑性力学理论的正交流动规则,并建立可考虑土体结构性影响的本构模型,对土体结构性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2012年02期 v.33 54-5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27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川东断褶带仙女山温泉地质成因浅析

    黄熙;王黎栋;周训;曹琴;

    川东断褶带背斜高陡,沿断褶带泉眼众多,流量丰沛。受构造裂隙和河流切割的双重作用,在河流切割低点多可见温泉出露。仙女山温泉位于川东断褶带铜锣峡构造最北端三叠系下统须家河组砂岩地层中的浅表裂隙当中,泉眼温度38~40℃,泉口有青绿色泉华沉淀。用地温梯度法估算出地下水循环深度略大于1000m。对比当地地层为嘉陵江组的深层地下水,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认为仙女山温泉地下水沿着高渗透率岩溶裂隙岩层上升成泉。

    2012年02期 v.33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21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河口海岸

  • 黄河三角洲的沉积动力分区

    任韧希子;陈沈良;

    以2000年及2007年黄河三角洲滨海区采集的123和15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为数据基础,经实验室分析取得各样品的粒度参数,结合地貌条件、动力条件和水深资料,探讨黄河三角洲滨海区沉积物的分布类型、粒度特征以及其动力分区等方面的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区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砂质粉砂;中值粒径由岸向海逐渐变细;分选系数整体偏高反映了的复杂性;偏态值均为正,其极高值大都分布于水深10m左右的区域;峰态的极大值分布于现行河口的南侧,极小值分布于湾湾沟口和飞雁滩以东的近岸。Flemming三角图反映出冲蚀区的动力条件整体较强;淤积区内清水沟老河口附近的动力条件比现行河口强;浅海平原区水动力较弱且单一。

    2012年02期 v.33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40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 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特征

    何中发;方正;温晓华;张琢;王张华;赵宝成;谢建磊;李晓;

    通过长江河口地区水下表层沉积物样品多种化学元素的赋存形态分析测试数据,综合分析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镉、汞、铅残渣态所占比例均小于50%,锌、砷、铬、铜、镍残渣态占比均大于50%;8个元素的残渣态与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粒径对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具有重要影响。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矿物组成特征、水动力作用与沉积物粒度和物理化学条件等是长江口地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

    2012年02期 v.33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35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在杭州湾北岸岸线变化中的应用

    谢华亮;戴志军;彭伟;张小玲;

    基于杭州湾北岸龙泉—南竹港弧形岸段实测岸滩断面与长江入海控制站大通站年输沙量资料,对杭州湾北岸岸线的变化及其趋势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受长江入海泥沙减少以及热带气旋和人类活动作用等影响,近10年来杭州湾北岸岸滩处于侵蚀状态。灰色关联分析进一步揭示,杭州湾北岸不同等深线的进退对长江入海泥沙减少的响应在时间尺度上有一定的滞后。同时,不同等深线的进退亦展现较强的相关性特征。鉴于此,利用大通年输沙量和不同等深线进退的耦合关系,进一步构建了基于长江入海泥沙和杭州湾北岸等深线变化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岸线预报模型,其中模型输入向量为当年大通站年输沙量和杭州湾北岸-3m、-5m、-8m等深线距离大堤的位置,输出向量为次年0m岸线距离大堤的位置。经检验,构建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岸线预报模型误差小于20%,可用以预报杭州湾北岸岸线的动态变化。

    2012年02期 v.33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15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土地研究

  • 上海市工业用地需求驱动力研究

    俞志英;

    基于第二产业产品提供部门、第二产业劳动力提供部门和工业用地提供部门的三部门模型,通过分析上海市1997~2010年相关数据,探讨了上海市工业用地需求的驱动力问题。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产出增加和第二产业劳动力供给增加都会推动工业用地需求增加,并且第二产业产出增加是工业用地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满足工业用地需求的有效供给是第二产业发展必须付出的资源支撑,应当以产出效益为核心用好增量、优化存量工业用地。

    2012年02期 v.33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1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泉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的量化分析与评价

    黄晓峰;林皆敏;

    根据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并结合GIS技术,从县级尺度对泉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区域差异与成因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的差别化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定量分析方法能很好揭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域分异,全市比较明显地存在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县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与土地利用结构指数之间存在明显关系。

    2012年02期 v.33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3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技术方法

  • 井中地震CT观测系统研究

    曾来;

    井中地震CT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接近探测目标等优点,在各类工程中得到较多应用。在震源确定情况下,地震数据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观测系统的合理设计。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正演得到相应的观测数据并进行CT成像反演,阐述了观测系统中射线角度、射线密度等因素对CT成像结果的影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满意效果。

    2012年02期 v.33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13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金刚石电性差异的感知应用源研究

    孙任;朱良峰;戎恺;孙建中;王久华;

    Ⅱ型金刚石具有电性差异特性,可作为信息技术物理中的感知材料。产于山东的金刚石内含约20%的特异金刚石,是光电半导体的重要资源。简述可用于感知关联器件的Ⅱ型金刚石的基本特征及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以助于促进传统地学研究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2012年02期 v.33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简讯

名家风采

  •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沈照理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正>沈照理教授,著名水文地质学家,水文地球化学领域国际知名学者。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工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议组、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质矿产部教育司水文地质课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2年02期 v.33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6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