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土资源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专家访谈

  • 提高城市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研究员接受本刊专访

    经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土地调查规划院)周甬涛副院长的邀请与接洽,2011年6月10日,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郁钧,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专程赴北京拜访了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黄小虎研究员,并进行了专题访谈。黄小虎研究员以其广博学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国内外现状以及上海特点,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存量土地的合理开发、工业用地及其地租地价、土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护及土地确权等问题,发表了富有建设性的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对于国土资源科研与管理具有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黄教授还慷慨惠赐大作,本刊将在"国土资源论坛"专栏陆续刊发,敬请垂注!

    2011年02期 v.3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3K]
    [下载次数:29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研究员学术成就概要

    <正>黄小虎,研究员,我国知名土地经济研究专家,2006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原党委书记、巡视员。

    2011年02期 v.32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4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国土资源论坛

  • 上海如何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

    冯经明;

    <正>今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为了保护地球,我们要持续推动能源节约、调整能源结构、努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浅层地热能是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浅层地热能也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

    2011年02期 v.3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11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征地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黄小虎;

    计划经济时期的征地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的征地,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有重大区别。对征地制度改革的认识,也经历了逐步深化的过程。本文对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历程进行了系统回顾,针对征地制度改革中的理论与法律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2011年02期 v.32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下载次数:96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浅层地热能开发

  • 在“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上的讲话

    陈华文;

    2011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上海的宣传主题是"节能减排,大力推广利用浅层地热能"。地球日当天,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杨浦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杨浦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承办,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召开"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研讨如何进一步推进本市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期选登在此次研讨会上,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陈华文副局长、杨浦区人民政府庄少勤副区长、杨浦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王桢局长、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方国安院长的讲话报告。刊发时稍作文字处理,谨此说明。

    2011年02期 v.32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下载次数:5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大力推广浅层地热开发利用 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庄少勤;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杨浦区有广阔的利用前景。本文从制定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推进示范工程等方面对杨浦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对杨浦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具有指导作用。

    2011年02期 v.32 16-1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0K]
    [下载次数:21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结合杨浦知识创新城区规划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王桢;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对实现节能减排、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杨浦区规划编制情况,对杨浦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历史、总体条件及探索实践进行了概述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政策机制的具体建议。

    2011年02期 v.3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5K]
    [下载次数:8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持续发展——大力推进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方国安;

    浅层地热能是绿色环保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上海开展浅层地热能的科研工作与开发应用成功实践,探讨了产业化发展中应重视和加强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关键问题。

    2011年02期 v.32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下载次数:14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国土资源调查评价

  • 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演化研究——以杭州为例

    苑韶峰;施伟伟;孙乐;

    在对土地生态安全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作为评价目标层,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土地社会生态安全3个因素层着手,根据PSR概念模型选取了18项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指标,建立起符合区域特征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相关数学方法计算出杭州市2000~2006年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结合综合评价法对杭州市2003~2009年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予以综合评价。

    2011年02期 v.32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0K]
    [下载次数:31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 地下水土有机污染MNA修复研究综述

    焦珣;

    监测自然衰减技术(MNA)是修复地下水土有机污染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自然衰减的评价中,美国主要是从3个方面的证据来揭示自然衰减的发生:污染物质量减少;表征生物降解的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通过微生物降解菌研究为生物降解提供直接证据。本文总结了目前国际上获取自然衰减证据的主要方法: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统计法、污染物质量守恒和质量通量分析法、溶质运移的解析模型、溶质运移的数值模型、地球化学证据方法、稳定同位素方法和微生物菌群研究等方法。我国在自然衰减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由于自然衰减修复时间较长、修复效率较低,在实际应用中,联合运用强化衰减修复技术和MNA技术成为地下水土治理的主要发展趋势。

    2011年02期 v.32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8K]
    [下载次数:71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 石油类污染建筑场地的环境调查与治理

    田素军;

    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和土壤与地下水质量降低,直接影响生命健康与环境安全。污染企业搬迁后遗留场地的调查检测与修复治理,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环节。结合两个炼油厂污染地块在土地再开发期间所进行的土壤环境调查和治理修复案例,阐述了石油类污染地基土的环境调查方法、评价方式和治理修复措施,以期为污染土壤的调查与治理修复提供借鉴。

    2011年02期 v.32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2K]
    [下载次数:38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

  • 上海市耕地占补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代兵;

    探索建立耕地占补动态管理机制是解决上海土地资源瓶颈因素制约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土地资源管理的创新需求。分析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上海市耕地占补的突出特点,构建以"两级动态统筹占补平衡"和"多层次异地占补平衡"为创新方向的耕地占补动态管理机制。该机制框架包括耕地占用指标市-区(县)两级的动态分配机制、耕地补充指标市-区(县)两级的动态筹集机制;该机制的细部设计则包括目标—责任动态考核机制、多途径激励参与机制、耕地指标市场交易机制、指标变化动态监督机制以及信息化技术保障等5个方面。

    2011年02期 v.32 40-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9K]
    [下载次数:26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 上海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郭忠诚;施玉麒;

    土地储备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是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和指导土地供应计划的重要实施性专项规划,将在引领城市发展、规范土地市场运作、提升土地调控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土地储备规划的定位,确定土地储备规划的范畴和目标,探索土地储备规划编制的基本方法;结合城市土地储备机构工作特点,构建土地储备规划管理的动态机制。

    2011年02期 v.32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7K]
    [下载次数:43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 工业用地年租制模式探讨——借“土地二次开发”之机推进工业用地供给方式的转变

    张利平;楼江;

    我国的土地利用从"三无"的划拨制度到"三有"的出让制度的转变,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成就。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出让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只是目前短期内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更有利于工业用地长期集约利用的土地供给方式。本文在论证工业用地年租制对促进工业用地长期集约利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二次开发形势下推进工业用地年租制供应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2011年02期 v.32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下载次数:96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过度储备博弈论分析

    俞红燕;俞紫韵;陈杨燕;蒋梦琳;

    在当前中国土地市场发育尚不完全的情况下,针对近年来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过度储备的事实,分析土地市场中的寻租行为。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建立政府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两者间的寻租博弈模型和监督博弈模型矩阵,为降低土地资源浪费,维护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2011年02期 v.32 57-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9K]
    [下载次数:35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技术方法

  • 地下空间地籍调查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研究

    王治华;

    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准确掌握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对城市地下地籍调查和权属认定意义重大。地下空间情况复杂,地球物理探测面临诸多现实难题。通常布置二维剖面只能对地下空间进行"拼凑式"成像,无法整体刻画地下空间。三维地震技术以全方位获取反射信号,能准确对目标对象予以成像,但目前尚无应用于城市地下地籍调查的实践。结合专题研究,以小块体、浅层采集等方法,以实现该技术在地下空间调查中的应用。通过具体实验,初步形成了实施技术方案,并对应用效果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2011年02期 v.32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5K]
    [下载次数:18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非开挖管线探测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杨振涛;

    非开挖管线的埋藏较深、跨越距离大,成为后期工程建设中管线探测的一个难点。介绍了现今对不同类型非开挖管线的探测方法和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总结了不同种类管线可采取的探测技术方法以及优缺点,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2011年02期 v.32 67-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8K]
    [下载次数:31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盾构法隧道开挖卸荷回弹试验研究

    熊卫兵;石长礼;杨子良;

    本文以上海某盾构法隧道开挖为例,根据原状土卸载应力路径下的回弹试验结果,探讨了土体在卸荷状态下的变形特性,并对盾构法隧道开挖卸荷影响深度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

    2011年02期 v.32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7K]
    [下载次数:18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抗拔桩变形分析与有效桩长预测

    郑大龙;

    以抗拔桩变形的理论分析为基础,选择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对桩的极限侧阻力进行合理取值,通过迭代法得到桩身受力情况,由此预测抗拔桩的"有效桩长"。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验证,证明该方法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2011年02期 v.3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6K]
    [下载次数:11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探讨

    陈琛;

    依据某工程实例,根据其不同类型的试桩静载荷试验成果,结合桩身应力及桩身轴力数据,对钻孔灌注桩采用后注浆工艺时具体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实际承载力与注浆具体工艺密切相关,尤其是注浆次数对其承载力的影响极为明显,注浆量、注浆终止条件等因素对承载力亦有一定影响。

    2011年02期 v.32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0K]
    [下载次数:13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灾害防治

  • 中国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区划方法与实践

    吴建中;

    由于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我国已在众多地区存在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问题,为统筹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开展易发程度区划是其重点工作之一。本文以第四纪地质、地下水及含水层特征、地下水开采情况作为划分依据,结合现状发育特点,拟定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易发区的划分方法,并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2011年02期 v.32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7K]
    [下载次数:45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 某浅基坑工程事故隐患过程分析与应急处治

    孙征宇;

    施工过程控制是浅基坑边坡稳定与结构安全的重要关键。某开挖深度仅5m左右的中型浅基坑,因施工不规范导致坑壁水平位移超警戒,引发事故隐患;经采取应急处治措施,确保了基坑工程安全。通过案例剖析,为类似工程提供警示与借鉴。

    2011年02期 v.32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5K]
    [下载次数:10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上海深基坑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施亚霖;

    结合上海城区某深基坑工程,针对项目特点与场区地质条件,分析了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基坑水土突涌、基坑边坡稳定、砂土渗流液化、基坑开挖和降水过程中地基变形和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危险性评价,并提出了防治对策措施。

    2011年02期 v.32 92-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下载次数:31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上海民防工程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姚荷孙;

    基于上海城市灾害特点与发展趋势的初步分析,提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加强民防工程建设的建议,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上海防灾抗灾减灾综合能力。结合上海特殊的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空间民防工程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其防治对策,以期提高城市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并有效保障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2011年02期 v.32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7K]
    [下载次数:39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