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土资源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院士访谈

  • 探寻长江河口地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之道——陈吉余院士接受本刊专访

    2010年9月16日上午,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与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恽才兴教授的陪同下,专程拜访了我国河口海岸学科的先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吉余教授,在陈院士90华诞前夕对他进行了专访。陈院士针对上海后备土地资源、滩涂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湿地保护与置换、海岸带地质工作拓展、海平面上升与城市安全、人工岛及港岛建设、人类第三驱动力的作用效应等诸多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强调指出:上海城市发展与资源利用必须坚持"发展、合理、公平、协调"八字方针,并对本刊提出殷切希望。

    2010年03期 v.31;No.115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3K]
    [下载次数:8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恽才兴;

    <正>陈吉余,1921年9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47年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九三学社、中共党员。地理学家,中国河口海岸科学的开拓者与倡导者。

    2010年03期 v.31;No.115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3K]
    [下载次数:11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城市地质

  • 上海城市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与模式探索

    陈华文;

    上海作为一个临江滨海的特大型城市,地质工作承担着服务城市发展、保障城市安全的双重责任。形成地质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制度与机制,是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开展"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的初衷。上海城市地质调查中,注重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对地质工作需求的把握,围绕社会需求主线,在开展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地面沉降控制、地球化学环境评价等工作同时,重点推进了海量地质资料信息化和社会共享,促进了地质资料汇交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研发了三维可视化的上海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综合服务系统。工作中探索建立了中央与地方联动,国家战略部署和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合理分工、有机衔接的城市地质调查新机制;探索并实践了一个紧紧依托行政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多学科、多专业、多区域融合优势及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入应用的工作新方法。

    2010年03期 v.31;No.115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2K]
    [下载次数:32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 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何中发;

    系统介绍了不同时期对城市地质学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进展现状,总结了城市地质学特征和发展趋势。从城市发展和地球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城市地质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缩影,是城市发展与地球科学领域前行相互促进的一个科学平台。

    2010年03期 v.31;No.115 16-2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3K]
    [下载次数:82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 上海三维城市地质信息系统优化

    陈勇;刘映;杨丽君;徐俊杰;刘曦;

    本文在简要论述上海三维地质系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升级的目标、升级的主要功能。重点对系统升级过程中涉及的海量数据管理、三维建模技术、地上与地下一体化集成、4D模拟、三维模型的发布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010年03期 v.31;No.115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7K]
    [下载次数:45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河口海岸

  • 上海近岸海域近30年来的地形演变和机制探讨

    黎兵;

    利用1983、1997、2002和2009年四个典型年份的岸线和水下地形数据,按阶段综合分析了上海近岸海域(含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东至-10m水深线附近)近30年来岸线和水下地形演变的特点,并尝试探讨了不同阶段的主导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上海海岸带总体向海淤进,不同阶段的冲淤规律和主导机制不同。其中,1983~1997年冲淤相对稳定,主导动力机制为规律性自然条件;1997~2002年冲淤形式发生突变,主导动力机制为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事件;2002~2009年继承了上阶段模式区别于一阶段发展,以"北淤南冲"为特征,主导动力机制为流域和研究区的重大工程活动。近年重大工程活动的影响日益凸显,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通水,推测未来数年内研究区海岸侵蚀程度趋于增强,需密切关注其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

    2010年03期 v.31;No.115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8K]
    [下载次数:28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 长江口北支水道萎缩淤浅分析

    刘曦;杨丽君;徐俊杰;陈勇;恽才兴;

    根据1958~2009年长江口北支水下地形实测数据,基于GIS技术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支水道趋于萎缩淤浅,其发展特征表现在河道宽度缩窄、水深变浅、水域面积减少以及河槽容积缩小;其驱动原因为1955年左右的自然河势调整以及几十年来沿岸人工围垦工程;北支萎缩淤浅造成了水道消亡加速、水沙倒灌风险加大。拟应采取修闸建坝等水利设施,充分利用北支水道的价值,减小其负面风险。

    2010年03期 v.31;No.115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6K]
    [下载次数:28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土地管理

  • 上海市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发展对策刍议

    陈基伟;

    上海市土地资源紧缺,节约集约有限的土地担负着以利用促转型的重任。以往全市产业用地节约集约的经验,对推进工业集中、产业集聚、优化结构、提升能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当前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提出的要求,全市产业用地的一些管理体制、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还显得不够完善,相关机制等还需认真探索。文章在总结分析以往全市产业用地节约集约有关做法与体制不足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各项节约集约措施,构建并完善有效运行机制,促进全市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提出了发展对策初步建议。

    2010年03期 v.31;No.115 41-4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9K]
    [下载次数:40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 农村宅基地适宜性评价的集对方法及其应用

    鲍海君;王犁苑;俞红燕;徐保根;

    本文建立了农村宅基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入集对理论对各宗宅基地进行同异反态势度排序和态势度测算,构建了宅基地整理适宜性评价的集对方法。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案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为农村宅基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2010年03期 v.31;No.11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7K]
    [下载次数:18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岩土工程

  • 基于频谱分析的地铁列车运行隧道振动加速度研究

    朱万明;杨柏宁;唐继民;

    依托上海市轨道交通某运营线路,利用加速度计对不同结构区间列车运行时隧道内道床以及管片上螺杆的振动进行了测试,采用频谱分析方法取得相关参数,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2010年03期 v.31;No.115 49-50+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1K]
    [下载次数:36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矩形顶管施工周边地质环境变化规律分析

    施文捷;张志勇;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作为暗挖法之一的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矩形顶管施工大多在建筑密集、市政管线复杂区域,对地面沉降变形非常敏感。研究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周边水土变化规律,对矩形顶管施工技术的进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张江高科站一号出入口工程为例,通过施工过程中孔隙水压、土压力、分层变形、地面沉降等的监测,分析了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周边水土的变化规律,为在环境复杂区域矩形顶管合理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2010年03期 v.31;No.115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4K]
    [下载次数:19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可靠度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厉鑫;苌红涛;杨天亮;

    可靠性工程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学科,可靠度分析方法被看作近代工程技术的重要发展。通过可靠度分析方法对某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与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方法对比。可靠度分析方法在边坡稳定性计算中具有实用性。

    2010年03期 v.31;No.11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4K]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 上海地区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公式应用探讨

    沈日庚;

    对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计算公式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条件下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计算公式的表达式。通过工程实例,对不同条件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应用建议。

    2010年03期 v.31;No.115 61-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2K]
    [下载次数:17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资源开发

  • 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程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陆惠泉;

    根据当前我国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各地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的背景形势,结合对各地编制的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程的系统分析,从确保热泵系统长期安全、可靠、低能耗运行,实现对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程中易受忽视的如干关键问题。

    2010年03期 v.31;No.115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0K]
    [下载次数:16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庐山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王娟;李良杰;刘运成;

    庐山温泉旅游近年来不断发展,成为庐山旅游新的热点。本文在分析庐山温泉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温泉地开发应注重文化特色,强化品牌建设,开发丰富多彩的温泉旅游产品,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实施温泉资源有序管理等相关措施,以实现庐山温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03期 v.31;No.115 68-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5K]
    [下载次数:72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信息技术

  • MAPGIS7.0二次开发及其在东秦岭-大别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闫晓山;廖宗廷;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构造地质学研究中的对大量地质数据处理和系统分析方面所遇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MAPGIS7.0软件的管理和分析功能的深度开发,初步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一般野外工作和初步室内辅助分析的GIS地学应用系统.本文以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构造环境与盆地演化序列研究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并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为平台,结合MS SQL Server 2005企业版和MAPGIS 7.0组件做二次开发,实现了数据管理、地图编辑和初步的地学分析功能,并利用地学分析功能中的分类显示功能发现该研究区域的采样点年龄分布特征。

    2010年03期 v.31;No.115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2K]
    [下载次数:8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城市地质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研究

    乐艳莉;

    随着国家对城市地质工作的不断重视以及力度的加强,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在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更新换代,同时有关地质体状况的基础地质数据、地质环境数据(如地面沉降监测)等也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增长。所有的数据集群在一起,通过各种应用平台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但是,日益庞大的数据将面临数据存储、备份、保护等问题。经过对网络运营状况,现有网络设备、软件系统、数据库规模以及未来网络发展的分析研究,本文结合自身网络特性、通过相应技术手段,为配合未来发展需求,建立了一套城市地质信息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2010年03期 v.31;No.115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0K]
    [下载次数:12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极地科考

  • 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发展与第26次南极科考成果

    吴荣荣;何剑锋;王建国;

    我国极地科考事业走过了26年光辉历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大量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极地考察与研究成果,在国际极地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争取和维护了我国在极地领域的权益。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自2009年10月11日启程,于2010年4月10日凯旋回沪,"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载249名队员,历时182天,圆满完成了59项科学调查与21项后勤保障任务,为国际极地年和中国行动计划提交了出色答卷。

    2010年03期 v.31;No.115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5K]
    [下载次数:48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