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土资源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 地下含水层储能技术与节能效益分析

    刘铁铸;

    <正> 一、概况大力开发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受交通和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勘察程度不高,可供开采利用的后备详查储量较少,按人口平均占有的矿物资源量较低。尤其是上海地区,能源资源更为短缺,一次能源几乎全靠兄弟省市供应,每年调入量之巨位居全国之冠。由于能源短缺,使工业生产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1987年02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5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秦山核电厂岩基工程

    张文龙;周知信;

    <正> 秦山核电厂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境内的秦山北麓经地震部门鉴定,认为厂址区不存在活动性断裂,在地震地质上是稳定的。在此前提下,需要解决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1.边坡稳定性及人工边坡开挖方案和处理措施;2.海堤围筑方案及海堤软土地基稳定性问题;3.取排水隧道的定位、开凿和支护问题;4.与主体工程岩基工程有关的问题。本文简略介绍我们在解决最后一方面问题时的主要方法和认识。

    1987年02期 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3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层次不均匀土的岩土工程特征评价的讨论

    冯铭璋;

    <正> 层状不均匀土(以下简称层状土)指松散土层中颗粒级配不同的二种或多种土以层状间互存在的土体。这些土体往往层理发育,多呈水平,单层厚度不大,常以厘米或毫米计。有的似千层饼那样的薄层相间,有的则以夹层或互层形式存在。在我国东部沿海平原地区的浅部松散土层中,大多存在着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土层。一般认为它属更新世中、晚期和全新世,河口滨海地区的三角洲相堆积物。其厚度十分可观,以长江口一带自苏沪交界的浏河口

    1987年02期 25-2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打桩分析仪和凯斯法波动方程软件

    丁钟鼎;王德民;张剑锋;

    <正> 随着火力发电厂机组容量和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工桩基愈来愈多,不仅在沿海软土地基上广泛采用,在华北、东北等地区的复杂地基上也大量采用桩基、在各类人工地基中桩基的优点是众所公认的,但是大量打桩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验桩的问题,特别是灌注桩的桩身质量常常是桩基成败的关键,而桩群承载力的确定也关系到经济效益和建筑物的

    1987年02期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茅山带的延伸和花山剖面的商榷

    秦大正;何岳宝;金荣发;

    本文结合调查和资料的综合研究,讨论了(1)茅山带的延伸问题,指出该带不只局限江苏南部,向南、向北可能均有延伸,成—长700公里以上、宽4—20公里、呈北东向“S”形展布的地震构造带。(2)对“茅山推复构造”的主要依据剖面—花山剖面提出了质疑和商榷,认为该剖面的资料依据不足,带有很大的人为性,其中于燕山晚期发生的几近水平的巨大辗掩断裂,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中都是难于确立的。

    1987年02期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德兴铜矿粗碎诒自然边坡的概率统计及人工边坡角的分析

    梁敬方;孔宪立;

    <正> 一、概述江西德兴铜矿是我国建设中的特大金属露天矿,该矿粗碎诒是德兴铜矿较为关键的配套工程。工程要求在矿区的东北面开挖高约120米的人工边坡,此边坡的稳定性成为直接关系到粗碎诒能否安全正常运转的关键。我们研究粗碎诒边坡稳定分析时,采用了各种分析手段解和方法进行研究对比。自然边坡是岩土体在自然界内外营力长期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表面形态,而人工边坡则是在短期内由人工开挖形成的斜坡。相似条件下自然边坡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作为人工

    1987年02期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3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地震—宇宙瞬力的(引震)的作用

    郑金安;

    在研究地震发震机制问题时,一般认为地震是地壳运动而引起的震动。据本文分析,岩石压缩时出现的电子流与宇宙宏观现象所释放出来的高能粒子流都具有一种本质上相近的非经典引力放大效应作用;进一步分析了地壳共振反应的模型和计算方法,提出了宇宙瞬力作用的新概念,为研究地震发震机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1987年02期 5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学会活动简讯

    <正>~~

    1987年02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